編劇施如芳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陳立栢董事長電話漫聊,得知已捐贈中研院的陳澄波藏書,在《梵谷書簡》談歷史圖的空白處,陳澄波以日文寫下:「要以阿里山為背景,畫約三百個神靈」。
(圖片來源: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臉書專頁)
飛人即社劇團石佩玉團長/導演隨編劇施如芳前往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台北辦公室,面告即將啟動《藏畫》的創作事宜。
施如芳隨陳澄波文化基金會,攜帶遺照拜訪山岳攝影家方慶綿長子方重雄,第一次聽聞方重雄經歷的白恐事件。
編劇施如芳、導演石佩玉、製作人藍浩之、莊菀萍,應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邀約,至台南海馬迴光畫館四樓,見證李旭彬、陳佳琦兩位主導的遺照底片進行數位保存的過程。
編劇施如芳、導演石佩玉、敘事空間黃怡儒、燈光設計王天宏、演員余品潔、製作人藍浩之、莊菀萍,劇組一行人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陳立栢董事長、何冠儀執行長一起爬大塔山。盧碧颱風也與我們同行一段。
主創團隊參訪嘉美館策辦的方慶綿「捕風景的人」個展及嘉義集材所。
編劇與導演拜訪陳碧女長子張光文,得知陳碧女嘉女畢業旅行去阿里山,留有一張在神木下的大合照。
藏畫-偶戲創作工作坊(獲文化部積極性紓困補助)
編劇、導演、製作人再次拜訪方重雄。
主要角色余品潔、程伯仁、大甜、林文尹與台語指導許秀年一同讀劇。
關鍵的設計會議。
影像設計團隊赴阿里山取景拍攝素材。
陳澄波指名傳家的畫作〈清流〉,由家屬共同決定捐贈給台南市美術館,導演和飾演張捷的演員余品潔應邀到場觀禮。
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,演出3場。
5/19 (五) 19:30
5/20 (六) 19:30 *演出同步錄影
5/21 (日) 14:30*演後座談
演出2場
7/8 (六)14:30
7/9 (日)14:30
主辦:嘉義市政府
演出2場
8/17 (六)14:30
8/18 (日)14:30
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