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秀年老師,歌仔戲國寶級演員,第29屆傳藝金曲獎特別獎得主。出身知名內台劇團拱樂社的天才囝仔生,轉入電視後,成為歌仔戲天王巨星楊麗花的對手旦,展開為人津津樂道的「娘子」角色扮演,目前與唐美雲歌仔戲團長期合作,今年剛隨團在台南演出《1624》與《臥龍》兩劇。秀年老師演藝生涯長達60餘年,她用台語詮釋人物,自然生動,精準而美麗,因為捨不得台語消失去,她經常在排練場上指導年輕演員發音,《藏畫》是她第一次沒有參加演出,專任現代劇場的「台語指導」一職。
誤打誤撞來府城,攻讀臺灣文學博士。現為高學歷臨時工:教書、翻譯、研究、撰稿兼奶爸,終生追究的課題是「對日本人而言,臺灣是什麼?」。著有《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歷史像》(南天,2020年)
倫敦中央聖馬汀藝術暨設計學院敘事空間藝術碩士,於布拉格 DAMU 修習歌劇設計,於蘇黎世 HGKZ 修習影像。現為光助大房設計有限公司負責人。作品範圍涵蓋劇場,電影美術,廣告美術,商業及展場空間。多年來與莎妹劇團、世紀當代舞團、誠品書店、兩廳院等藝文團體與機構,以及 LG、Mercedes Benz、Louis Vuitton 等國際品牌合作。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合作作品多次受台新藝術獎肯定。合作電影曾入圍威尼斯影展,並於南特影展與芝加哥影展獲獎。
(攝影/OPENTIX 林韶安)
狠劇場、狠主流多媒體藝術總監。
創作領域橫跨劇場、紀錄片、VR、科技藝術,擅長整合數位技術,創造虛實交替的敘事空間。2013年以劇場作品《空的記憶》獲世界劇場設計展「最佳互動與新媒體」大獎;《我和我的午茶時光》入圍2016年法國安亙湖數位藝術獎;影像設計作品《關於島嶼》(雲門舞集作品)獲2018年英國光明騎士「劇場投影設計」大獎;2021年以VR作品《霧中》入選威尼斯影展;影像作品曾多次入圍金馬獎、臺北電影獎,並受邀於國際指標性藝術節展演。
(圖片提供/兩廳院 x BIOS monthly | 攝影/潘怡帆)圖片提供:兩廳院 x BIOS monthly | 攝影:潘怡帆.jpg
偶戲工作者及劇場演員,跨足傳統布袋戲與當代偶戲,與不同偶團及劇團合作。
同時與知名戲偶設計梁夢涵共同創立「偶人工作桌」,進行各種偶戲創作及小型偶戲演出。
偶戲演出經歷: 2019台南藝術節《土土海海漁光島》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《我的媽媽欠栽培》;夾腳拖劇團《愛唱歌的小熊》;再現劇團《物怪之里》;山豬影像《毛神仔》;製偶偶人工作桌《嘶嘶嗷嗷》;真快樂掌中劇團X台灣國樂團《落花斷情雨》;真快樂掌中劇團《破窯記呂蒙正》、《壵》;2020超親密小戲節《種小孩》;飛人集社《天堂動物園》(兼任戲偶設計);鞋子兒童實驗劇團《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寶藏》;阮劇團X流山兒《馬克白》演員、兩廳院X楊輝《邊界》。
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。
2010年開始參與臺灣海筆子/日本野戰之月帳篷劇劇本翻譯及舞台美術至今。
舞台美術經歷:2014年野草叢劇社《化外之民》;2018年RYUSEIOU-龍東京公演《我們的花/未來都市》、RYUSEIOU-龍臺灣公演《八塊碎片-隨著匈牙利音樂跳舞》;2018年~2019年參與不想睡遊戲社駐團計畫《故事圍裙》及《一直打開》。
2022年參與超親密小戲節演出《光景中途》。